时间:2025-09-23 08:04:04 来源: 火狐娱乐app
湖北日报讯(记者胡雯洁)9月18日,一段江边救援视频在武汉船只工作技术学院的师生中刷屏。视频中,施救者将绳包抛向落水者,腰腹绷成一张弓,与伙伴合力往岸上拽。2分钟内,落水者被成功救回。我们一眼就认出——这是该校的英语教师高超。
“一次铭肌镂骨的阅历,让我体会到生命的软弱与可贵。”高超说。22岁那年,他刚成为教师,一名18岁重生因突发心脏病离世。“这事像一根刺扎进我的心里。要是有人知道怎样施救,或许悲惨剧就不会产生。”从那天起,“遇到风险,必定出手相救”成了他心底的誓词。
很快,高超跟着医护人员学会了伤口包扎,“但这救治规模有限。”高超勤学苦练,考下了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助高档师资、美国心脏协会根底生命支撑导师等证书。
2016年,高超第一次踏上救援路。那年7月,天门遭受洪涝灾害,黄潭镇里洪水漫过电线杆,冲击舟忽然被水下电缆缠住,夜色里风险四伏。“其时手一直在抖,后背满是汗。”他仍记住自己拿着电笔重复测验,承认无电后解开电缆的景象。常常想起,他都觉得后怕,但这并没有绊住他前行的脚步。
十年间,风餐露宿、熬夜救援成了粗茶淡饭,但看到被困者取得救援的笑脸时,高超觉得,全部支付都值得。从荆门到恩施,从河北到山西,他奔走风尘,行程超万里。
“自己不过是普通之举,却能让一个家变得完好。”高超感受到人生另一番含义。这些年,他自费15万多元置办了心肺复苏模拟人、主动体外除颤器等用于救援和免费训练;哪怕去一个山村单程车程需求4个小时,遇上道路遇阻,只能步行,他也要给受灾大众生命看护,先后转运200多人;他累计无偿献血96次,捐出的血液救了130人。
“一个人的力气究竟有限,要让更多的目击者成为施救者。”2010年起,高超使用双休在校园开设应急救助课,并对市民展开免费训练,让5万余人把握救援办法。
获益于教师教授的急救常识,在上海一辆公交车上,学生鲁江浩从前过心肺复苏让一名晕倒的乘客康复认识。鲁江浩骄傲地说,高教师事必躬亲,率先垂范,这是教书育人的另一种注解。
救援队友袁国华慨叹道:“即便是夜间歇息,高超的手机和救援包也总是放在身边,里边装的不只是设备,更是对生命的许诺。关于救援而言,每一秒都弥足珍贵。他的‘跨界’人生,阐明人人都可成为生命看护者。”
从前被救的河北涿州码头镇孟家街乡民孟祥敏说:“看到这样的身影我就看到了期望,逼真感受到祖国我们庭的温暖。”